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含义
重阳节的时间: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别称:
重九——因为双九重叠,所以也被称为“重九”。
重阳——古时候,以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为阴数,以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为阳数,九为阳数中最大。古籍(易经)上有:“以阳爻为九。”两阳相重,因此又称“重阳”。
重阳节的习俗:
登高、赏菊、喝菊花酒、吃重阳糕、插茱萸等等,这些都是重阳节的习俗。
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
1、祭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,民间自古就流传着,重阳节祭祖祈福的传统。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,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。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,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,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。
2、登高望远
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,因为此时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机,这一天登高望远,可以健身祛病,而且登高也有“高升”“高寿”的吉祥寓意。
3、辞青
在古人的眼中,重阳和上巳(或清明)是对应的春秋大节。上巳,一个出室畅游的节日,有“踏青” 习俗;而重阳,一个预示着即将隐居秋游的节日,所以有“辞青”的风俗。